吳向東提出,強化冷鏈物流行業規范管理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。但在目前,冷鏈物流在運輸方式及其質量管控方面,主要依靠各企業間的相互商定,難以確保食(藥)品在冷鏈運輸過程中達到質量安全標準;同時,由于日益激烈的“價格戰”和企業成本管理的原因,冷鏈物流在裝卸、運輸、銷售等環節上經常出現“斷鏈”現象,有的甚至采用“棉被車”運輸以降低物流成本,冷鏈運輸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失控現象比較普遍。再者,國家層面的強制監管標準缺失,在冷鏈物流冷凍、冷藏、恒溫運輸的界定、倉儲及裝卸作業條件等方面沒有制定強制標準。
吳向東建議,整合政府部門、行業協會、物流企業的力量,著力構建“全鏈條、網絡化、嚴標準、可追溯、新模式、高效率”的現代化冷鏈物流服務體系,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品質。他建議,一是要制定國家強制標準,明確產地、運輸、倉儲、裝卸、銷售等各環節的具體標準。要完善冷鏈產品的質量認證和評價指標體系,實現產品的可追溯;二是要采取綜合技術手段,加大行業監管力度。冷鏈物流環節多、產業鏈長,是一個跨部門、跨地區的系統工程,要理順監管體系,強化現場執法檢查,加強衛星定位、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等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,不斷完善冷鏈物流全過程的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,有效地解決冷鏈物流“斷鏈”問題;三是要發揮鐵路骨干作用,著力打造一批現代冷鏈物流供應鏈示范樣板;四是要出臺產業扶持政策,設立專項引導基金,鼓勵企業研發、應用冷鏈物流新技術、新設備,減少運營成本,提升運營效率。加強企業內部安全自控,確保冷鏈物流全流程的質量控制,促進行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。